大学里铺设AED刻不容缓!

2021-01-22 浏览次数:230
201610月,上海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在参加体测时突然倒地,校医院的老师带着AED赶到操场,为同学实施心肺复苏和快速除颤,两次除颤之后,同学被成功救治,并送往上海新华医院后康复出院重返校园。上海理工大学的AED也同样来自校友的捐赠。

20194月,清华大学一名大一的男生在教学楼里突发心脏骤停,此前因为清华校友徐某为清华大学捐赠了341AED设备,学校也组织了全员培训。所以在同学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下,多名旁观同学轮流施救,并快速获取AED除颤,顺利了挽救了猝死同学的生命,随后该男生被送往北医三院,不久康复出院,重返校园。

201912月,安徽宿州学院一名学生在操场上同样发生心脏骤停,校医院的老师带着AED赶到操场,两次除颤后同学被成功救治,救治患者的AED来自社会捐赠。



心肺复苏的目的是通过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方式,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重要器官的持续供氧。但是仅仅有心肺复苏是不能拯救一名心脏骤停的患者的,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如果还未能等到救护车上的医生来做除颤的话,患者获得心肺复苏质量会越来越差,即使很幸运被救活,患者的预后也会很差,出院率很低。

因此,能否在3-4分钟内获取到AED进行除颤,才是患者能否存活的关键。

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,生存链*三个环节快速除颤说的就是它。它是一种智能的、便携的,可供非医务人员、接受过培训的普通人使用的医疗设备。因其操作简单容易,被称为救命神器AED通过对特定区域放电除颤,将患者的致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打没,给患者的心脏按下重启键,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的自主节律。


AED这些年被广泛放置于企业、学校、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,以及电影院、商场、超市、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区域。仅有心肺复苏,AED患者的存活率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5-6%左右,如果能3-4分钟内获取到AED,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提高十倍以上!

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因此在大学里普及急救教育,在大学里广泛铺设AED设备刻不容缓!


一款美国ZOLL(卓尔)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具有高质量的CPR反馈功能,当需要CPR时,配备Real CPR Help技术,电极片传感器可使用AED对每一次胸外按压进行监测,并告知使用效果。结合提示和实时条形图,可引导您至推荐的按压深度和频率。可为拯救生命提供较好的支持。



gdryan.cn.b2b168.com/m/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: 3528339228

联系人:

联系电话: 13366797135